缅甸人口有约5390万(2015年),68%为缅族。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(9%)、克伦族(7%)、孟族(2%)、克钦族、克伦尼族(1%)、钦族(2%)、若开族以及华人(3%)、印度人、孟加拉人,但缅甸
官方不承认华人、印度人、孟加拉人为法定少数民族。
官方语言为缅甸语,也有为数不多的人懂英语和汉语。
最古老的佛塔??瑞喜宫佛塔:
瑞喜宫佛塔是蒲甘地区最古老、最壮观、工程最浩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佛塔,公元1031年由阿奴律陀王始建,1090年建成,是一座全部用巨石块砌成的佛塔。瑞喜宫佛塔为四方对称结构,式样为中央一座钟形的实心大金塔,造型以3层方形平台为基座,上接一八角形平台连接钟形塔,这种形式成为后来蒲甘平原许多佛塔建筑范本。
瑞喜宫塔高40多米,周围环绕着53尊高大的雕塑,包括狮子雕、摩迦罗雕(一种形似鳄鱼的动物)和蟾蜍雕。瑞喜宫塔是蒲甘初期佛塔的典型代表,塔顶高耸,带各种装饰,塔周围有无数小塔和亭台,令人眼花缭乱。其中有一处颇为有趣,名叫“父子殿”,内中只有两尊雕像,一为父亲,坐于台下,一为儿子,坐在台上。
别问为什么塔被包得粽子一样,因为人家在修葺。而且很多塔由于前段时间的地震,都塌了,so~红帽子的红帽子、绿帽子的绿帽子,还有一些蓝帽子~
最精美的佛塔??阿南达佛塔
最精美的佛塔??阿南达佛塔:
阿南达佛塔是蒲甘佛塔艺术的代表作,结构复杂,造型新颖,采光和通风良好,希腊十字形建筑,屋脊上有大量精美的石雕做建筑勾勒。塔座是印度式的正方形大佛窟,四面各有一门,门内是一尊高约10米的释迦牟尼金色立佛,佛像庄严,微微低头俯视着下方的芸芸众生。
东西南北共4座大佛,其中塔南大佛被公认是蒲甘最美丽的佛像,是一座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佛像。
阿南达佛塔中佛像千姿百态有80幅描写佛祖从诞生到教诲场景的珍贵浮雕。佛窟内侧通道的墙壁上还有1304个佛龛,佛爷端坐其中。仔细端详这些佛像,你会发现这些佛像更像人,缅甸有87%的人信奉佛教,这跟佛像的面相多少有点关系吧。
佛生万象在缅甸就有表现,尽管脸庞一样,但表情和服饰都有不同,我在阿南达佛塔通道上看到的佛龛内的佛像千姿百态,非常生动而人性化。
最高的佛塔??达宾纽佛塔
最高的佛塔??达宾纽佛塔:
位于老蒲甘,建于1144年,高 67米,是蒲甘最高大的建筑,不论走在何处,抬头都可以看到这座蒲甘最高的佛塔。 “达宾纽”(Thatbyinnyu Pahto) 意为“无所不知”。达宾纽和阿南达塔并称“蒲甘双塔”。
达宾纽寺共有7层塔坛,达宾纽塔是由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塔殿重叠在一起的复合式结构,是一座白色灰泥建筑,整体造形呈金字塔形,顶部中央位置立有一个塔尖为金色的主塔,高高耸起直指苍穹,象征世界的中心;内有一座巨大的砖砌佛像,塔壁刻有著名的巴利文长颂石刻,有“神庙”之美誉。
塔内有通道,可盘旋而上直达第七级塔坛,但现在所有的楼梯都封住了,不准登楼(原本达宾纽是观赏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)。周围有六层小塔逐级向主塔收拢,高低错落与主塔相呼应。全塔除塔尖为金色外,其他部分为白色。
抬头,便是阳光灿烂~
最大的佛塔??缅甸大玛央吉佛塔
最大的佛塔??缅甸大玛央吉佛塔:
造型没有众佛塔那彷如童话城堡般的尖尖塔顶,倒更像是南美玛雅金字塔一般,层层堆上,最顶处是个祭台样的平台。达玛央吉塔是公元1170年拿勒胡王所建。整个塔体全部由大块红砖砌成,砖与砖之间没有水泥相连却结合十分紧密,不仅看不见缝隙,甚至连针都插不进去,令人叹为观止。
1167年开建达玛央吉,工程未完就停工了,塔尖都还没来得及建就此荒废在旷野中,所以,我们现在看到的达玛央吉只有塔座,没有塔尖。
观赏日落的最佳地??瑞山陀塔
唯一一座登塔楼梯建在塔外的古塔,观赏日落的最佳地??瑞山陀塔(Shwesandaw Paya):塔身高耸,人们可以通过四面陡峭的石阶登上塔顶。瑞山陀塔是由阿努律陀建造1057年,约有8层楼高,因日落观赏而闻名远洋,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,都希望亲眼目睹瑞山陀塔与夕阳霞光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观。
3点多,离去日落还有几个小时,所以,四人帮就打算先去许三多探探路子,为明天的骑行做准备。事实证明,这个举措是今天行程中最惊喜的。
当时佛塔上人不多,顺着狭窄高耸的台阶一阶阶往上爬,整个蒲甘的佛塔也逐渐尽收眼底,场面非常壮观,这是一种安详而神秘的壮阔,手指之处,无不佛塔。可惜的是由于10月初还是缅甸的雨季,加上近来天气阴晴不定,风向又不好,热气球不能飞。
从塔顶360°立体无死角俯瞰整个蒲甘,不禁感叹,这才是朕是江山啊!
结语
的确,蒲甘成千上万的佛塔或许让你多多少少产生审美疲劳。但是这几座就好像是众多佛塔的代表,是不能不去的~
缅甸的节假日包括法定节日和民间节日:
法定节日:
独立节,1月4日,纪念缅甸1948年1月4日独立日;
联邦节,2月12日,纪念1947年2月12日昂山签署《彬龙条约》决定成立缅甸联邦;
农民节,3月2日,纪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胜利;
建军节,3月27日,初为抗日节,1955年改为建军节;
泼水节,4月13日前后(缅历新年);
工人节,5月1日;
烈士节,7月19日,纪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将军等人遇难;
民族节,12月1日。
民间节日:
浴榕节,4月下旬,缅历2月月圆日举行。缅甸将菩提树(榕树)视为佛的化身,在最炎热干旱季节给菩提树淋水,有希望佛教弘扬光大之意。
点灯节,10月,缅历7月月圆日。传说佛祖在雨季时到天庭守戒诵经3个月,到缅历7月月圆日重返人间,凡间张灯结彩迎佛祖归来。
敬老节,10月,缅历7月。传说众僧侣在雨季守戒3个月后跪请佛祖训示,后人效法,在此期间举行敬老活动。
献袈裟节,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,缅历7月月圆至8月月圆期间。善男信女要向僧侣敬献袈裟,在8月月圆日点灯迎神,举行各种娱乐活动。此日又称“光明节”。
作家节,12月上旬,缅历9月1日。古时举行拜神活动,从公元1782年起演化成敬拜和奖励“像神一样崇高的”大作家们。1944年缅甸作协正式确定为“作家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