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帮扶实践团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荆,学院学工科科长傅旭鹏的带领下,于2019年6月26日抵达吉安市泰和县,在抵达的第二天,实践团前往泰和镇正式开展为期两天的无人机播洒农药植保活动。
▲出发前合影
实地调研普知识,调研当地的传统式喷洒农药所需的人力物力、效率问题与无人机喷洒农药差异。
27日上午8点,实践团抵达万合镇人民政府,并与当地团委副书记黄书记对接,商议无人机播洒农药植保活动的具体细节。黄书记为大家讲解万合镇的发展现状和特点,让同学们对当地农业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。
“地沃宜种植,水草便畜牧”,土地肥沃、物产丰饶的万合镇,素有“车前籽之乡”、“竹篙薯之乡”之美誉。目前全镇现已形成五大特色农业基地:60000亩优质稻基地;5000亩竹篙薯基地;5000亩车前籽基地;5000亩转基因白杨基地;1000亩红瓜子、花生、芝麻基地。
▲无人机试飞
中午10点,在当地江南村江南大队的带领下,实践团来到了江南村,开展与无人机相关的调研活动,并普及无人机的基本知识。据了解,在当地,有许多水稻种植大户,多达上千亩地,在农药播洒方面,大户之间多是选择无人机播洒农药,计费大约为8块钱一亩地,相较于人工喷洒农药,能最大程度的节省人力、物力。
▲调研当地的传统式喷洒农药所需的人力物力、效率问题与无人机喷洒农药差异
无人机喷洒农药展风采,实地开展无人机播洒农药植保作业。
次日,实践团在当地江南大队的带领下,来到其中一户水稻大户,实地开展无人机播洒农药植保作业。
据了解,本次无人机播洒农药植保作业面积在四十余亩,作业效率相对于传统方式播洒农药要高许多。通过让村民现场观察无人机作业的过程,让村民真正的意识到科技对农业带来的巨大便利,达到科技支农、科技兴农的效果!
▲无人机实地作业
专业为辅,实践为主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打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。
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,是面向社会,为了培养熟悉掌握无人机制造、操控,修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。通过本次的无人机播洒农药植保活动可以在达到科技支农、科技兴农的同时,也可以让我院无人机专业学生真正的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,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
▲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无人机植保
在植保过程中,农业无人机不仅高效安全,而且节水节药,因此可以大大降低防控成本。实践表明,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使用无人机,成本大大低于人工防治,而且防治效果好。
我国是农业大国,将无人机投入农业领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。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,将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,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注入新的动力。